热点资讯
SHOW
宁德蕉城刑侦大队:侦防融合降发案 社会治理提效能
点击:451 发布时间:2023-06-21 所属分类:热点资讯 作者:管理员 来源:闽东日报 

刑事发案率下降5.38%、破案率提升9.67%、犯罪嫌疑人抓获数提升40.38%、在逃人员抓获数提升20.69%……近日,“杨春警队”——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刑侦大队向社会晒出2023年以来工作优异“成绩单”。

一串串数据,彰显了蕉城刑侦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显著成效,更是持续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探索侦防深度融合的结果。

“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新型网络犯罪在各类犯罪中逐渐凸显。然而传统侦查模式下,公安各警种各自为战,资源手段不共享、情报信息不互通、警力配置不科学,在对新型网络犯罪案件的侦办中,往往成效不显。”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蕉城刑侦大队大队长杨凯说,今年省委部署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以来,作为一支“英雄的警队”,致力于事事“争”字当先。

杨凯介绍,为了适应犯罪形式花样的层出不穷,今年初,蕉城刑侦先行先试、创新破题,以省委“三争”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实战化职能体系改革,创新成立“侦防融合治理中心”。通过赋予现有侦查实战中心更高职能,整合刑侦、情报、网侦、视侦等资源优势,强化联动合成攻坚,为全区各警种、派出所侦查破案提供精准的手段支撑和研判服务,正向助力侦查打击成效。

“每隔一段时间,蕉城全区突出违法犯罪形势都在这里汇总。民警们围坐一起,多维度开展刑事警情、案件分析和典型案件复盘,研究总结发案时间、地域、作案手段等规律性特点。通过集体会商,中心实现了对嫌疑人案前、案中、案后行为的全面溯源,并在实战应用中做到了对大要案件、新型案件的有效应对,高效打击。”杨凯说。

前不久,该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内某固定电话号码持续向全国各地高频次外呼,具有涉诈风险。经调查,民警发现该固话的装机地址为蕉城区某酒店的固定电话。当日,蕉城警方果断出击,在该酒店客房内抓获嫌疑人3名,缴获固话GOIP设备3套,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

打击只是手段,通过“精准把脉、开出良方”,有效减少和预防犯罪的发生才是目的。上述案件办结后,蕉城刑侦的脚步并未停下。针对不法分子架设GOIP设备帮助实施电信诈骗犯罪的情况,该大队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紧急预警》,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各酒店宾馆部署开展相关宣讲活动。同时,就宁德市1-3月份新增涉诈手机卡大幅上升的问题,多次召集四大运营商开展座谈交流,并形成5条措施,防止辖区电话号码被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目前,已在全区实现此类案件“清零”目标。

“坚持一案一策、精准宣防,是侦防融合治理中心做实前端防控的有力手段。除了向相关部门提出防范意见,中心还定期向派出所推送,指导派出所掌握潜在受害人群特征和防范要点,提升‘派出所主防’实效性。”杨凯介绍。针对流窜盗窃等犯罪问题,侦防融合治理中心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及时将巡逻方式、巡逻路线和巡逻时间形成方案建议发送至相关派出所,对路面巡逻力量实现全天候扁平化指挥,各派出所结合辖区情况持续开展巡逻防控工作,从根源上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通过这种‘所队联动、数据融通、侦防一体、协同治理’的模式,公安融合作战的新动能得到了极大地释放。”杨凯说,目前,中心已发布全区刑事发案动态分析及防控工作建议5期,提出防范建议36条。

让治理更高效,让平安更可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警务变革中,侦防融合治理中心还着力前移关口,全力赋能和支撑基层社会治理。该中心参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机制模式,拓展了现有“警银联查”工作机制,针对个案打击中发现的内、外部监管漏洞,采取《公安提示函》、惩戒曝光、部门协作等方式,主动加强与相关警种和部门联动,全面落实管理主体责任,提升源头治理水平。

今年4月19日,刑侦大队组织辖区各派出所召开预防性侵宣传培训交流会,对派出所进校开展预防性侵宣传工作需要注意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培训讲解,并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提出建议。

一周后,漳湾派出所即根据辖区实际,联合蕉城区检察院、教育局督导蕉城八小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并召开联席会议,达成“护未”共识。随后,各派出所主动对接教育部门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开展防性侵安全教育讲座,根据孩子们的年龄、思想、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讲解了防范性侵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以及相应对策。4月份以来,共组织校园宣传、授课8场次,受益学生群体达15000余人。

研究突出犯罪、研判支撑打击、夯实精准宣防、推进系统治理,成立以来,侦防融合治理中心通过做实“四项职能”,有力地提升了基层核心战斗力,形成了基层公安服务社会治理大局的“蕉城样本”。(福建法治报记者 黄锡顺 龚丽雯)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承办单位:宁德三都澳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宁德中新传媒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01064号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266号